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清代圣谕宣讲仪式用乐与说唱善书的兴起(4)

来源:湖北农机化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5-19 07:41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从汉川善书在乡土社会中传统台书的表演程式,也可以管窥清末民初时期善书发展的一些特点。下以表格展示高台教化的传统善书程式和用乐特点。 汉川

从汉川善书在乡土社会中传统台书的表演程式,也可以管窥清末民初时期善书发展的一些特点。下以表格展示高台教化的传统善书程式和用乐特点。

汉川善书传统台书程式和用乐①汉川善书的音乐特点参见《中国曲艺音乐集成·湖北卷》。程式程式(仪式)内容用乐说明请台公书:以村社为单位集体请,目的为村社祈福禳灾。私书:以宗族和家庭为单位请,目的为了家庭祈福禳灾,以及红白喜事。请台书的村、族、家长需焚香沐浴、斋戒三日,敬告家神和祖先,向善书先生下帖,打扫场地。无乐搭台选台址:1.风水先生选;2.善书先生选。搭台:宣讲台以坐北朝南为主。传统有诸多规则,如台离地三尺,以取“离地三尺有神灵”之说;对联为“宣圣谕歌贤词因为消灾解厄以了愿,讲道德说仁义务必洗心革面而酬神”;有圣谕牌和香炉,台下左右脚有符纸书写五方土地神位和敕令四方孤魂的符咒等。敬台:在台前摆放香案、进献,向神鬼、祖先通告,由村、族、家长主持。敬台仪式有锣鼓乐开台接神:又称接驾。将所请诸神(根据求愿神灵亦不同),或家神祖先供于神案的仪式。有举香四方迎神、上香、进帛(焚帛)、叩首等礼仪,礼成鸣鞭放炮,与民间家礼的献礼相类似。由村、族、家长主持。喊礼:向神灵、祖先和观众说明请台人与其请愿目的。最后,以醒木击台结束。读文:宣读圣谕、读道教经籍,如《关帝明圣经》《太上感应篇》。现代也读定场诗。读毕,开讲。无乐讲书善书是散文韵文结合讲唱的说唱艺术。一般有单人或两人讲唱。分为宣、讲、答、对四项。演唱者为宣词先生。宣:即唱,韵文,以十字、七字上下句唱词为主。宣词先生主唱,以第一人称来歌咏人物的情感。音乐多源自地区民歌和戏曲。讲:讲故事。主讲先生以第三人称,以散文叙述故事。答:唱的过程中,他人针对唱词的说白,也多是具有戏剧性的包袱。对:上下场对白。宣:歌调有几十种,其中晚清时期主要为《宣腔》。收台收台分为三天小收台,三年期满大收台。送神:与请神时仪式类同。善书先生等与东家一起放河灯。办宴:酬谢善书先生。施善会:将所得许愿善款等捐献。放河灯有锣鼓

从汉川善书在乡土社会中传统台书的表演程式,可见善书发展也与宝卷等说唱艺术一样,在旧时与宗教信仰、民俗生活有着紧密联系。如其多在元宵节和中元节前后,形成了节日中的音乐民俗生活,其与家礼仪式活动结合起来,如满月、做寿、丧事等,形成了红白喜事中独特风景。但是与其他说唱艺术不同的是,鉴于善书案传源于劝善民间文学。因此,劝善成为善书的核心内涵,甚至曾是唯一指向。因而与其他曲艺在内涵上和审美品位上有所区别。由于其与圣谕宣讲仪式有着紧密的关系,因此在仪式进程中,仍然可以体现圣谕宣讲的仪式特征。此外,在民间也将儒家家礼、道家仪式等信仰内涵融合吸收,体现儒道合流的多元信仰特征。

四、结语

从明代开启的官方礼仪圣谕宣讲,随着在清代的深化推行,晚清时期与民间音乐渐渐融合,湖北于清末民初形成了曲艺善书。当清王朝覆灭,圣谕宣讲也早已无存,但是融合了民间音乐善书,却在民间得到广泛地发展和传播。至今的遗存汉川善书,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继承和发展,在今天的乡土社会也具有一定的生存空间,这体现了“劝善”的艺术形式在今天的时代仍具有着时代价值。当代民俗大家钟敬文先生,在民俗文化的研究视域中提出了“文化分层”①钟敬文:《话说民间文化》,人民日报出版社,1990。理论,也对于理解礼俗音乐文化有着指导意义。官方、士人和庶民分属于不同层面,三层文化互相牵动,至上而下互为影响。其中,从事乐者,职业或半职业的乐人,皆是作为下层社会的主体,而服务于各个层面,因此乐人也是沟通三层文化之间“乐”的层面的中间人。从圣谕宣讲到地方善书的兴起,我们可以看到上层文化对于下层文化的影响作用力,以及民间艺人们集体的智慧和丰富的创造力。从圣谕宣讲到善书兴起,宗教、儒教内容融会贯通以“劝善”为主旨而形成善书唱本,结合自上而下形成的儒家官礼和宗教仪式程式,并吸收民歌、戏曲音乐,在晚清民初形成说唱艺术善书。在特定的历史中,圣谕宣讲和说唱善书都曾融入到民众的礼俗生活中,成为民众礼俗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。

文章来源:《湖北农机化》 网址: http://www.hbnjhzz.cn/qikandaodu/2021/0519/1197.html



上一篇:湖北水稻小龙虾综合种养模式效益与关键技术要
下一篇:武汉战疫之外更有大美

湖北农机化投稿 | 湖北农机化编辑部| 湖北农机化版面费 | 湖北农机化论文发表 | 湖北农机化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湖北农机化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